看完那晚,一去不返的初戀情人第一次在夢裏出現,醒來後記起王耀慶說過這是另一部【情書】…

致凱特溫絲蕾  文/林奕華

凱特溫絲蕾:

你好嗎?首先恭賀你在美國各大電影頒獎禮的大豐收,連被認定是最強對手的梅莉史翠普也成為你的手下敗將,更不要說「冷門」如《結冰的河》的瑪莉莎梅洛,「菜鳥」如安海瑟威和……看,連第四個名字都因為你在這一屆太被看好之故而像月蝕般淡出了我的記憶。硬要往腦海搜尋,反而讓沒被提名最佳女主角的《真愛旅程》中的你重新浮現:天,別人進入最後五強頂多要擊敗對手,而你的對手偏又是凱特溫絲蕾。

我喜歡《真愛旅程》,有沒有超過《為愛朗讀》?這問題向你請教一定更有趣。你呢?你對那個角色更情有獨鍾?兩位導演都是英國人,前身皆是舞台劇導演。《為愛朗讀》的史蒂芬.戴爾卓與我更有一面之緣:時維一九九四年,他的《罪惡之家》(An Inspector Calls)從國家戲劇院紅到西區歷演不衰,又出任戲劇殿堂Royal Court藝術總監,堪稱年少得志,藝術與商業成就無分軒輊,加上男朋友是最佳合作伙伴——其時最出色的舞台設計師,An Inspector Calls便是那幢滿布機關的房子給演出大大增強了譎異神秘,一如那盞大水晶燈之於《歌聲魅影》——戴爾卓不止是「奇才」,還是英國劇壇的天之驕子。

能與他見面握手,因為以發掘新晉編劇與導演馳名的Royal Court Theatre曾年年主辦新舞台作品選拔,我的《男更衣室的四種風景》有幸在他有份擔任評審下中選,於是在迎迓得獎者的酒會上與演出首演後,他均以主人家身份鼓舞與嘉獎得獎人。之後他便轉戰大銀幕。最近一次看見他,是○七年春天到倫敦看舞台劇版《舞動人生》(改編自他的電影處男作),剛巧那晚上是換角之後的第一場,而且還是首次用上非裔的小男孩演出原本的白人角色。為了紀念這麼特別的兩個第一次,導演本人親自上台與觀眾打招呼。

看《為愛朗讀》時,上述的瑣碎小事又回到眼前。至於《真愛旅程》的導演山姆曼德斯,你的愛人,我曾以為看過由年青的裘德洛演出的《可怕的父母》(Les Parents Terrible)是他的作品,原來導演另有其人,名字叫肖恩.曼德爾斯。這麼遠,那麼近,所以你憑哪一部勝出封后,對我都別具意義——英國演員在我等戲迷眼中,從來不像美國演員般全自動被扣上「明星」帽子,皆因稍移腳步多跑兩次劇院,便可以在伸手能觸的舞台上看見他們的戮力表演。海倫米蘭、朱蒂丹契、伊旺麥奎格無一不讓人覺得親近、溫馨。雖然還沒有上過戲劇舞台,但在《真愛旅程》與《為愛朗讀》中的你,不約而同使我有置身劇院而不是戲院之感——是你的戲劇張力並非個人魅力扣人心弦。

女明星與女演員是一板之隔,一線之差,抑或有些人注定活在一個國度,永遠不能到另一個去,連「旅行」也免問?我認為兩種身份的差異在於,一個是「少女」,一個是「女人」。奧黛麗赫本毫無疑問是明星,源於她終其一生是「少女」:觀眾總把長不大或不會老的慾望往她投射,致令她的形象必須維持在大眾的期望之中。你沒有這種負擔,是以你一直以身為女人,演出「女人」為榮。連在很容易掉入王子公主式童話窠臼的《鐵達尼號》裏,你也不怕「破壞玉女形像」地赤膊上陣給愛人當素描模特。然後在《為愛朗讀》中,文盲的德國婦人與少年經常肉帛相見,那不是為了表現二人的關係不尋常,相反的,是她在他面前自以為坦蕩蕩,除了自卑感。

不介意別人的目光,不計較有多少認同,那是成熟的表現。而「少女」之所以是少女,則是人生歷練尚淺之故。只不過並非每個少女都有成為「女人」的一天,等於女明星不一定能過渡至女演員:戲劇舞台不同空中堡壘,希冀被拯救的「公主」,就只能接受等待的命運。而你在演藝事業上擁有更多選擇,大抵和對「做女人」毫不畏懼直接有關——若說你的成功藉得自我祝禱,這一點實是可喜可賀。

你的,

林奕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rea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